当我们追溯天然钻石在中国古代的光影之源,万震所著的《南州异物志》给了我们答案,他曾在书中记载:“金刚,石也,其状如珠,坚利无疋,外国人好以饰玦环,服之能辟恶毒。”由此可见,早在三国时期人们就赋予天然钻石美好寓意。而从繁荣强盛的唐朝开始,天然钻石也成为了丝绸之路、朝廷进贡等途径的重要贡品之一,不少清代宫廷的钻石珍宝也是由此寻来,足以见得皇家天子对天然钻石的偏爱程度。
“以金为币,钻石为宝。”
——清 · 陈伦炯《海国闻见录》
虽然在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中国并未发掘大储量的钻石矿,但在故宫博物院内,我们依然有幸看到两颗传于清代的天然钻石。它们分别重达16.3克拉和10.3克拉,均为经明亮式切磨加工的标准圆钻,光照下给人以缤纷绚丽之感,是古时镶嵌于宫廷饰物的上品。
除去上述两颗天然钻石,故宫内的大多钻石藏品,均以精致灵巧而出彩。譬如这块铜镀金镶珠钻石如意表,如意出自广州制造,表为英国制造,是一件难得的中西合璧之作。此表带上系花篮式中国结,结下有流苏,腰部的油画镶嵌着天然钻石,寄语吉祥喜庆的中式美意之余,更加持了天然钻石旷日持久的西方文化。
这块金珐琅镶钻石石榴别针表,产于19世纪瑞士。这枚别针表拟形于石榴,自顺时针方向转动石榴的上半部时,即可把弦上满,实现计时器的功能。此表的石榴叶和表身均镶以天然钻石点缀,称得上是这件玲珑工艺品的点睛之笔。
与别针表有异曲同工之妙的,还有这块金嵌钻石天牛表。表以天牛为设计原型,天牛眼睛用红宝石装饰,翅膀上嵌有12颗天然钻石虽非“大而华贵”的类型,却因“小而剔透”更易为穿戴之人增添优雅华贵的气质,同时也不会显得过于浮夸张扬。
除了表类,故宫还珍藏有两枚“钻戒”,一枚是镶有5.58克拉天然钻石的白金戒指,质地及切工均为上乘,简约之中更显大气。另一枚是镶嵌着三颗天然钻石的祖母绿戒指,配以金绿两色互衬尤为贵气。
细数故宫内的钻石臻品,我们不难发现天然钻石有时无需主角光环,也能因其点缀之精妙,成为传世臻品的亮点。例如这条翠十八子手串,虽以翠珠为主,却实则是一条天然钻石与宝石互相成就的精工之作。18颗翠珠其间串有粉色碧玺结珠,上嵌红宝石和四颗锦上添花的天然钻石,它们与各色珠宝相得益彰,时至今日依然是值得赞叹的精妙设计。
这两把玉柄嵌宝石绒鞘匕首式样相仿,金烧蓝工艺的柄首上嵌天然钻石及红、蓝等各色宝石,柄端嵌祖母绿一块,而护手处点缀的一圈天然钻石,让这把“利器”更具耀眼锋芒。
在故宫博物院里寻钻石,不只是出于对物以稀为贵的好奇,更期待解读其历史背后的文化价值。放眼古往今来,这大抵就是天然钻石既能流行一时,又能流传于世的缘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