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然钻石是源自大自然的珍贵馈赠,以无与伦比的稀有价值和美丽外表,成为首屈一指的「宝石之王」。但其实,「刚出生」的天然钻石并没有我们所见到的那么闪耀。几百年中,天然钻石从质朴原石到璀璨成品的华丽转变,离不开钻石切割工艺的进步。而切工不仅是钻石加工必经的一道工序,更是一门关乎创作的艺术。其中,有一种古老的切割工艺可能并不广为人知,但仍彰显独特的美学意义,TA就是——桌形切工。
钻石(Diamond)的名称来源于希腊语中的「adamas」,意为「坚不可摧」。这种稀有的贵重宝石由碳元素组成,通过正四面体的方式连接,形成稳定的结构,因此钻石拥有天然宝石中最高的硬度,相应的加工对珠宝匠也有着极高的要求。这种宝石最早发现于公元前4世纪的印度,其加工工艺则起始于14世纪,由最初保留天然结晶形态的尖琢型(Point Cut),进一步发展的桌形切工(Table Cut),保重的玫瑰式切工(Rose Cut),再到如今的明亮式切工(Brilliant Cut),钻石的加工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才呈现出完美的火彩。
诞生于14世纪中叶的尖琢型切工(Point Cut)是钻石最早的切磨形态,当时的珠宝匠依照钻石的八面体外形,仅进行简单的抛光打磨,保留钻石的天然结晶形态。到了15世纪中叶,随着切磨技术的进步,尖琢型切工被改进为桌形切工(Table Cut)。
顾名思义,桌形切工就是将八面体的一个尖角切除,形成了最早意义的「台面」,这也让它成为第一种受到广泛认可的天然钻石切工,现如今深受人们喜爱的祖母绿切工便由桌形切工发展而来。现代宝石切工的两个最基本要素,「冠部」与「亭部」的概念也开始出现。这样的切割方式标志着现代宝石琢形的诞生,在14世纪到17世纪风靡一时,许多尖琢型的钻石被重新切磨成桌形切工。
由于当时抛磨机器很原始,桌形切工钻石的底小面磨损明显,形成了很大的底小面。但在那个时期,这种过大的底小面却非常流行,如英王詹姆斯I世的珠宝首饰、双鹰吊坠王冠上都镶有多个桌形钻石。不过从现在看来,这种切割形式还是有些不足的:大的底小面会使光从其中漏掉,不能产生全内反射,因而钻石的亮度不高。所以从台面来看,那个时代绘画里的钻石身影基本是「黑色」的。
钻石的晶体不总是完整的,当遇到双晶和半个八面体的晶体时,为了尽可能多地保留重量,常常将薄的钻石毛坯切割成具有大台面和浅亭部的样子——看起来就像一面镜子,也因此得名:镜面桌形切工(Mirror/Spread Table Cut)。一直到17世纪,依然有一些著名钻石是这种镜面桌形切工,在印度尤其流行。
比如这枚淡粉色八角形的沙贾汗平面切割钻石,重达56.71克拉,钻石的颜色和净度是产于戈尔康达地区粉红色钻石的特征。它的一个独特细节可以表明它是来自莫卧儿宫廷的钻石:两端有一对钻孔,这使得钻石可以缝在皇帝的头巾或衣服上。
沙贾汗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第四个国王,也是莫卧儿帝国鼎盛时期的奠定人。很多古老的印度名钻,都有经过沙贾汗之手。沙贾汗最有名的事迹就是为妻子修建的泰姬陵,而他的一条心形钻石吊坠,也被认为是皇帝对他妻子永恒的爱的纪念品。这条项链是黄金的,吊坠上嵌有桌形切工的天然钻石和红宝石,被后人称之为「泰姬陵钻石」。著名的珠宝时尚icon伊丽莎白·泰勒,她的第三任丈夫迈克尔托德在她40岁生日时将这条项链送给了她,用以纪念爱情。
桌形切工作为人为展现天然钻石璀璨火彩的最初尝试,可以被视为迈向当今流行钻石形状的新进步。它有自己的「个性」,而被用这种方式切磨的天然钻石,承接着历史的流转,以璀璨和永恒的意义,在时间之外,散发出更恒久的光芒。